<海灘的一天>中的喪禮們-以楊德昌<海灘的一天>佳森死亡觸覺鏡頭的現象學意圖為例
海浪聲,背景音,進入到廣播音的 Diegetic sound ,楊德昌透過聽覺讓我們在十秒鐘內從觀影者進入到主角坐落的時空內。 < 海灘的一天 > 是台灣新電影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楊德昌以兩小時四十七分鐘的物質性 (materiality) 劃下了台灣電影史新頁,突破了過往的電影紀錄,影響了台灣的觀影文化與製作模式。 正如同音樂之烘托出影像,海灘的一天裡女性生命故事的深度描繪實質上是為了要烘托出男性失落的敘事核心。本文一反黃建業等楊德昌研究者所提出 < 海灘的一天 > 為女性成長與台灣經驗之立論,試圖提出當中女性的經驗仍然環繞著男性的死亡所搭建,實質上是為了見證而存在的空位而成了故事的載體。透過女性的主觀敘述以及生命歷程的演變,去彰顯當中死亡的三位男性之空位,去顯露後台灣男人是如何面對當代挑戰而不幸死亡。換言之, < 海灘的一天 > 是找尋死亡的後殖民現代男性屍體的一天。女主角譚蔚菁為了尋找以前的為日式醫師家庭之後的男友佳森的現況,與其妹妹佳莉相遇的餐會開開始故事。在餐會裡他們談及了他們生命中重要的男性:佳森、德偉以及佳莉的父親分別遭遇的故事。 楊德昌的第一部長片有著巴贊式現象學痕跡,將原本傳統寫實主義的由感知到行動,進一步推展到「我感覺,我思考」的鏡頭企圖 ( 張小虹 2007) 。舉例而言,楊德昌使用長鏡頭的特寫描繪佳森瀕死前的觸覺場景,獨白的同時讓觀者進入到主角的同樣時間空間內沉思;同時,透過深焦鏡頭保留現實空間的真實,用大量的特寫佳森的手與面部表情,將對於主觀的特寫進一步透過目光的追蹤進入到了另一個層次。新寫實主義並不是更貼近的真實,而是一種對事實的進一步詮釋。 楊德昌為台灣電影新浪潮的代表人物,深受到法國新浪潮的巴贊新寫實主義美學所影響,以相信影像的美學來實踐相信真實的理想 ( 江凌青 2011) 。根據德勒茲的論述,巴贊認為新寫實主義是一種美學形式的標準 : 一種離散 (errant) 、散漫 (wavering) 的形式將浮動的事件 (floating events) 與微弱的連帶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