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ification objectified -導讀Bourdieu作為概念出入



最近因為偶然跟曾經一起修課的同學聊起了之前修的文化人類學基礎理論,談到Bourdieu好興奮好興奮,回想起自己在導讀時進入到智識空間的感動,回去看了導讀筆記之後整理成了網誌。

----

Objectification Objectified /豪均

A.對話對象:客觀論下的結構詮釋學(不包含時間/歷史的)
將實作視為隱性前提並且進行篡改,先站好立場之後再去觀察行動,是抽離於原初知識,而讓實際活動當作一種表述(既成事實)而非實像的一部份。

B.實作科學( science of practice):理論內涵的理論,和客觀可辨認的實作,以及實作時的 enchanted 部分之間的辯證關係。
  •  實作與其涵納的座標,包含了身體以及 enchanted 經驗(禮物交換)。
  •  實作不是抽象的表述,而是知識目標的一部份,為的是將客觀論的趨向顛倒而形成平衡。
  •  為結構實現(acutualize)、再製的結構化部署(structured disposition)的一環。
  •  將客觀論知識得以實踐的條件事物為目標(通常客觀論視為障礙)
  • 運行的為策略而不是規則,將時間以及不可逆的狀態進行帶入。
C.忽略實作的後果:若是觀察者受制於的習性大於其控制的習性,滲透在行動而產生了操作模式,而造成了操作成果。
  •  操作模式於操作成果:報導人將兩套對比的空白(lacunae)混成半理論形成論述。
  • 外人導向的論述,反而讓實作的本質掌握不清,而出現了習得型的無知,而造成了混淆。
  •  依照 conjuncture 而進入實質的真實空間去界定實作。而對於理論的預設可能會造成:從現實的模型轉進模型的現實,而讓現實成為了選擇。
  • Bourdieu 筆下索緒爾(Saussure)為結構詮釋學(structuralism)的無意識認識論基礎的經典,為其欲對話的典型。
  • 將語言建構成自主的客體,而有別言語的實踐,為 non objectified objectifying 的狀態。又將語言/言語,文化/行為的類比性,繼承到結構主義人類學家。
Speech is the precondition of a language

I.溝通(communication)從只是言語(speech)承載數據(datum)、物質以及立即性,轉向語言(language)中後設俱有生產性、同時需要被解構的一系列物質符號關係。
  • 言語(speech)中包含了語言(language)
  • 語言為言語辨識(intelligilibity)的先決條件,因語言包含了理解所需的集體歷史條件(意味),也就是聲音和概念的聯結。
II.評論 Saussure 的概念 P.152 L par.3:
  • Bourdieu 視為公正的旁觀者(impartial speculator),understanding forthe sake of understanding,they were asking themselves the questions. he asks himself about them analysis opposed to speak/logos opposed to praxis/ ahistorical essense= nothing

III.以語言的方式來詮釋言語,拉至某種客觀處境,忽略了隱性的實作理論。P.153 L par.2
  • 理論扭曲了他和其研究對象的關係:將實作視為需待解碼的操作,而社會關係只是符碼的傳播,而成為詮釋性表述的材料。
  • reducing the speech act to a simple execution(執行),沒有說這個動作,說本身是無時間、不存在的現象。
  • execution is never the work of mass but always individua;
  • 這樣客觀論的取向創造了:play the game as a game while waiting to leave it in order to tell it
  • 比擬藝術史 symbolic gymnastic 特質:將藝術品視為操作成果(opus operatum)而忽略操作模式(modus operandi),而進行 Saussure 意味的語言般解碼工作。 P.154R par.2
    •  Durkheim:藝術技藝有著純實做而非理論的層面。
    •  Neiztsche 描述 Kant :將藝術以及 spectator 的純粹形式分離,而無意識地將 spectator 引入了美的概念(也就是實踐論所言的模糊曖昧性?)
IV.如何面對唯智論(intellectualism)將 intellectual relation to object 取代了practical relation to practice 的陷阱呢?
  • Objectification objectified P.154L par.1
  • Objectify 人類學家對其研究對象(object)的關係限制,而 Bourdieu 稱之為 Practical mastery 的能力。換言之,也就是將「intellectual relation to object」Objectify 而才有容納 practical 的可能(也就是objectification objectified 的標題原由?)換言之,不僅是要斷絕原初經驗,更是要斷絕原初經驗建構的客觀關係。
V.唯有在 practical sense of space 的地圖下,我們才能夠內在地接連到研究場域
  •  作者以客觀論下的結構詮釋學意味最深的 kinship 為例,表達 logicalrelation 其實有 practical relation 層面,以一種 autonomized with respect to economic determinants 其實有的非學者認可的層次。
VI.而要如何逃脫呢?
  •  建立 the social history of the genealogical tool,將人類學家本身視為其產品。進而將此 social genealogy of genealogy,帶進 socialhist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ientific and social uses ofthe instrument 之討論,進入到 ontological 的部分,來脫離半理論進行研究的狀態。
VII.以 Victor Turner 文中 impair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total situation/ Obstacle 為例,以理論進行對應去創造了科學性,卻發現必需要突破理論才能夠看得到實踐,進而在 non objectified objectifying relation 之下產生了無能處理理論與實踐矛盾狀態。
  • Bourdieu 這是因為投射學者的論述,原屬於「思想」於行動的獨佔性,進入到語言的討論傳統。
  • 行動是必須要被詮釋才有意義的。
  • 人類學家無法拯救其研究對象從野蠻中脫困,除非透過邏輯學家或是哲學家的詮釋,因在西方的世界當中人們早已停止思考感受自己是如何生活,而無法有思考自己是如何生活的方式理解野蠻,而以邏輯結構帶過, 並且認為其建構物擁有決定性的效力。
VIII.此相似矛盾也在行動者本身實踐時的論述(construction)以及行動本身中產生。
  • 李維史坨的結構人類學中交表婚的部分,以規範下的結構運行原則來進行論述。
  • 提及了先前以音標系統,將在地人的 secondary argument
  • 以無意識結構來論述。卻又在認為需要連結在地人先於民族學者的理論模型(實踐面向)才有完整的含義。
 IX.維根斯坦描述了無法從研究對象得出做事規則的窘境 P.158 L finalpar.
  • 可計量的規律到依循的律則,等同於將現實的模型,演變成模型的現實。
  •  Qing: fit 觀察後、描述性規律,到一個可以 guide 行動的律則(預設了被知道、認可且得以書寫)。
X.李維史坨的解決方案:將無意識視為一個機械的執行狀態(待被了解的邏輯)去執行目的,來將隱性實作中的矛盾掩蓋。
  • 拒絕了簡單的目的論,創造了 products without producer,以及將
  • 實踐的條件是為揭開 immanent logic 的障礙物。
  • 唯物論:心靈及潛意識本身為一種結構的物,並且內涵了世界裡普性以及永恆的邏輯,進而排除個人以及集體的歷史。


D. 結語

Bourdieu 認為必須要回到社會結構,與不斷結構重組、依照其 scheme 配置的實踐中進行辯證關係。因為實踐中的 scheme 本身為社會世界的一部份,他可能包含了經濟決定等非常重要的層面。若是沒有這樣的對話,則為社會律法的拜物教(如同藝術史討論中的象徵體操的另一種形式),而進而將歷史作為 processwithout subject 的死亡狀態。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文本整理-黑格爾以及藝術史的誕生

苑裡葬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