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偶然跟曾經一起修課的同學聊起了之前修的文化人類學基礎理論,談到Bourdieu好興奮好興奮,回想起自己在導讀時進入到智識空間的感動,回去看了導讀筆記之後整理成了網誌。 ---- Objectification Objectified /豪均 A.對話對象:客觀論下的結構詮釋學(不包含時間/歷史的) 將實作視為隱性前提並且進行篡改,先站好立場之後再去觀察行動,是抽離於原初知識,而讓實際活動當作一種表述(既成事實)而非實像的一部份。 B.實作科學( science of practice):理論內涵的理論,和客觀可辨認的實作,以及實作時的 enchanted 部分之間的辯證關係。 實作與其涵納的座標,包含了身體以及 enchanted 經驗(禮物交換)。 實作不是抽象的表述,而是知識目標的一部份,為的是將客觀論的趨向顛倒而形成平衡。 為結構實現(acutualize)、再製的結構化部署(structured disposition)的一環。 將客觀論知識得以實踐的條件事物為目標(通常客觀論視為障礙) 運行的為策略而不是規則,將時間以及不可逆的狀態進行帶入。 C.忽略實作的後果:若是觀察者受制於的習性大於其控制的習性,滲透在行動而產生了操作模式,而造成了操作成果。 操作模式於操作成果:報導人將兩套對比的空白(lacunae)混成半理論形成論述。 外人導向的論述,反而讓實作的本質掌握不清,而出現了習得型的無知,而造成了混淆。 依照 conjuncture 而進入實質的真實空間去界定實作。而對於理論的預設可能會造成:從現實的模型轉進模型的現實,而讓現實成為了選擇。 Bourdieu 筆下索緒爾(Saussure)為結構詮釋學(structuralism)的無意識認識論基礎的經典,為其欲對話的典型。 將語言建構成自主的客體,而有別言語的實踐,為 non objectified objectifying 的狀態。又將語言/言語,文化/行為的類比性,繼承到結構主義人類學家。 Speech is the precondition of a language I.溝通(communication)從只是言語(speech)承載數據(datum)、物質...